怎么看出口降进口升?
发布时间:2024-08-08 16:08:07      来源:招商宏观静思录

8月8日:

核心观点

事件:根据中国海关总署2024年8月7日公布的数据,按美元计价,2024年7月,出口3005.6亿美元,增长7.0%;进口2159.10亿美元,增长7.2%。

整体上看:7月份的出口增速出现回落,较上月下滑1.6%,跌至7%。一方面,与全球外需走弱有关,其中7月全球制造业PMI今年以来首次跌至荣枯线以下,据交通运输部监测的7月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环比回落超20%,显示出口“量”的下跌或对出口增速形成一定拖累;另一方面,国内7月PMI出厂价格指数环比下滑1.6个百分点至46.3%,录得23年7月以来的最低值,7月PPI对出口“价”的不利影响有所放大。而7月进口同比增速大幅回暖,录得7.2%,主要得益于去年同期的低基数效应,同时部分商品进口价格上涨也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其中进口原油、铁矿砂等价格抬升明显,但剔除价格因素,我国内需依然偏弱,进口量的增长仍不乐观。

出口目的地:我国对多个主要目的地的出口增速出现分化态势,其中东盟、美国、欧盟和中国香港已经连续多月成为出口增速的主要拉动力,印度、加拿大和韩国紧随其后,日本、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为负贡献。

出口商品结构:7月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增速仍保持相对高位,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农产品、纺织及制品的出口增速收窄,箱包及类似容器、服装及衣着附件、玩具的出口跌幅扩大,家具及其零件的出口增速由涨转跌。

进口:在去年进口低基数效应影响下,本月进口增速大幅增加。其中,钢材增速降幅扩大与内地地产持续低迷有关,与建筑链相关的黑色系大宗商品需求明显不足;原油、成品油进口增速上涨或主要来自进口价格拉动;与制造业相关的铜及铁矿砂大宗商品表现相对较好;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高技术产品进口较6月实现由负转正且进口增速提升幅度较大,尽管美国继续收紧对华半导体管制措施,但本月韩国对华半导体出口增速创新高,其“半导体效应”一定程度上带动高技术产品进口增速回升。

结论:相较于6月,7月出口增速出现回落,但依然保持在较高的增长区间,与上半年相比,下半年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或边际减弱。一是美国部分关税商品豁免期限到期,同时新一轮的关税或在短暂延期后落地实施,对中国未来的出口蒙上一层阴影;二是海外本轮补库周期整体偏弱,今年全球制造业PMI首次跌至荣枯线以下,美国“弱补库”的特征愈加明显,显示外需韧性仍有待继续观察,对中国出口拉动效果可能会有所降低。不过从具体走势上看,下半年出口增速仍会保持正增长,全年出口增速仍有望收录5%,一是去年下半年同期基数较低,二是半导体周期上行继续推高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速,三是出口重心持续向“一带一路”国家倾斜,出口基本盘仍相对稳定。

正文

总体上看:

7月份的出口增速出现回落,较上月下滑1.6%,跌至7%。一方面,与全球外需走弱有关,其中7月全球制造业PMI今年以来首次跌至荣枯线以下,据交通运输部监测的7月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环比回落超20%,显示出口“量”的下跌或对出口增速形成一定拖累;另一方面,国内7月PMI出厂价格指数环比下滑1.6个百分点至46.3%,录得23年7月以来的最低值,7月PPI对出口“价”的不利影响有所放大。而7月进口同比增速大幅回暖,录得7.2%,主要得益于去年同期的低基数效应,同时部分商品进口价格上涨也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其中进口原油、铁矿砂等价格抬升明显,但剔除价格因素,我国内需依然偏弱,进口量的增长仍不乐观。

出口目的地:我国对多个主要目的地的出口增速出现分化态势,其中东盟、美国、欧盟和中国香港已经连续多月成为出口增速的主要拉动力,印度、加拿大和韩国紧随其后,日本、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为负贡献。

具体来看,我国对日本、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出口同比增速由正转负,同比增速分别为-5.98%、-1.85%、-2.80%、-2.40%、-7.80%,前值为0.88%、8.40%、3.48%、1.17%、4.99%。对韩国、东盟、中国台湾、印尼出口同比增速较6月较大幅度下降,同比增速分别为0.82%、12.16%、23.10%、18.03%,前值为4.11%、15.02%、27.63%、23.98%。对加拿大出口同比增速小幅下滑,同比增速为9.34%,前值为9.95%。对美国、欧盟、印度、中国香港出口同比增速上涨,同比增速分别为8.10%、8.00%、8.58%、12.65%,前值6.60%、4.08%、4.67%、8.96%。对巴西出口同比增速大幅提升,同比增速为24.49%,前值为16.80%。对南非出口同比增速实现由负转正,同比增速为6.35%,前值为-5.21%。

从增量贡献视角,与6月相比,7月美国、欧盟、巴西、印度、南非、中国香港对我国出口拉动的贡献率出现不同幅度改善,日本、英国、韩国、东盟、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对我国出口拉动的贡献率出现下滑。其中东盟对我国出口拉动的贡献率有所下滑,录得1.81%,前值2.30%,日本、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对我国出口拉动的贡献率由正转负,分别录得-0.28%、-0.05%、-0.10%、-0.05%、-0.02%,前值分别为0.04%、0.19%、0.12%、0.03%、0.01%。美国、欧盟、中国香港对我国7月出口增速的拉动率有所改善,分别录得1.22%、1.21%、0.98%,前值分别为0.99%、0.63%、0.70%。韩国对我国出口贡献率录得0.03%,前值为0.18%,巴西对我国出口贡献率录得0.45%,前值为0.34%,印度对我国出口贡献率录得0.31%,前值为0.16%,南非对我国出口贡献率录得0.04%,前值为-0.04%,加拿大对我国出口贡献率录得0.13%,前值为0.14%。

出口商品结构:7月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增速仍保持相对高位,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农产品、纺织及制品的出口增速收窄,箱包及类似容器、服装及衣着附件、玩具的出口跌幅扩大,家具及其零件的出口增速由涨转跌。

具体来看,农产品、纺织及制品的出口增速大幅收窄,分别录得1.60%、3.50%,前值为10.18%、5.89%。箱包及类似容器、服装及衣着附件、玩具跌幅扩大,同时家具及其零件出口增速由涨转跌,分别录得-11.78% 、-4.42% 、-3.88% 、-5.51% ,前值为-3.20% 、-1.81% 、-2.23% 、5.57% 。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增速扩大,分别录得9.97%、11.50%,前值为7.49%、6.30%。

重点机电产品中,集成电路、汽车、自动数据处理设备、手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扩大,分别收录为27.67%、13.81%、19.30%、5.04%、11.50%,前值为23.39%、12.59%、9.77%、1.92%、6.30%。汽车零配件、医疗仪器及器械、通用机械设备、家用电器、音视频设备的零件增速收窄,分别录得5.67%、7.87%、14.73%、17.18%、5.44%,前值为8.57%、10.51%、17.26%、17.94%、10.43%。灯具照明装置跌幅扩大,录得-6.62%,前值为-2.24%。

进口:在23年7月进口低基数效应拉动下,本月进口增速大幅增加。其中,钢材增速降幅扩大与内地地产持续低迷有关,与建筑链相关的黑色系大宗商品需求明显不足;原油、成品油进口增速上涨主要来自进口价格拉动;与制造业相关的铜及铁矿砂大宗商品表现相对较好;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高技术产品进口较6月实现由负转正且进口增速提升幅度较大,尽管美国继续收紧对华半导体管制措施,但本月韩国对华半导体出口增速创新高,其“半导体效应”一定程度上带动高技术产品进口增速回升。

从主要进口商品来看,一是23年同期超低基数效应,7月原油、未锻造的铜及铜材、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增速保持在景气区间,分别录得7.87%、14.38%、10.77%,前值为0.19%、15.33%、2.77%;二是房地产市场继续周期底部震荡,黑色系大宗商品需求低迷,钢材进口增速跌幅走阔,录得-18%;考虑到美国可能酝酿出台新的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海外供货商同样有出口抢跑的可能性,而本月韩国对华半导体出口增速创新高,叠加低基数效应共同导致本月集成电路等高技术产品进口增速大幅回暖,录得14.93%,前值为-0.10%;此外,本月大豆进口增速录得-11.23%,前值为-10.51%,进口增速继续下跌。

结论:

整体来看,相较于6月,7月出口增速出现回落,但依然保持在较高的增长区间,与上半年相比,下半年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或边际减弱。一是美国部分关税商品豁免期限到期,同时新一轮的关税或在短暂延期后落地实施,对中国未来的出口蒙上一层阴影;二是海外本轮补库周期整体偏弱,今年全球制造业PMI首次跌至荣枯线以下,美国“弱补库”的特征愈加明显,显示外需韧性仍有待继续观察,对中国出口拉动效果可能会有所降低。不过从具体走势上看,下半年出口增速仍会保持正增长,全年出口增速仍有望收录5%,一是去年下半年同期基数较低,二是半导体周期上行继续推高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速,三是出口重心持续向“一带一路”国家倾斜,出口基本盘仍相对稳定。

风险提示:

美联储货币政策、关税政策不确定性。